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好的歌(3 / 4)

加入书签

燕子手上。

后来,又有一次,冬子从重庆回来,燕子又学了新歌了。

“冬哥,我找到了一个放鸭子的地方,去了几天了,研究它们的养殖,还学了歌,有意思呢。”

“你研究鸭子干什么?”

“你不是拿了老大师的卤鸭脖的方式吗?据他们说,这里的鸭子是最好的,当时大师也是用的这材料。如果有一天,你要做这个菜,不可能跑到这里来买吧?假如,需求量大,咱们在容城的农村,是不是也可以养殖呢?”

“你怎么想这个了呢?你想吃那个菜,我照着方子,在这里跟你做一盘,不就行了?”

“不对,冬哥,我觉得,这个方子,是你的缘分,也许,它注定要出现在你命运中的。更何况,假如我回到农村,如果能够养出优质的肉鸭,那不也是生财之道吗?”

“那就更不行了,你回农村,我怎么办?咱们在容城,不安家了?”

“不是这个意思,不是我养,我教别人养,不就行了吗?”

“我听说,这鸭子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不同,所以才产生出这种品质,恐怕我们在湖北,学不了。”

“不一定,我觉得,一个东西好不好,其实很简单。第一,它的品种。这个好办,我们在这里引进一些就行。第二,它的养殖方式,它吃什么,怎么吃,这东西掌握了,也就差不多了。我是农村长大的,这个我有心得。”

冬子觉得,燕子想得太多了。当然,也不能说她错。转移话题:“你不是说,你也学了歌,唱来听听?”

“那好,不准像上次一样,那大的劲,搞得人家脖子都痛了,况且,气都喘不过来。”

“好好好,保持距离,这总放心了吧?”

“你就傻吧。”燕子倒没怎么生气:“其实这就是一个养鸭子的人唱的,也怪有意思的。”

第一首,是以鸭子的名义唱的。“只吃虫来只吃草,从来没惹禾与苗;为啥你拿竹杆打呢,上山下河拼命跑。”

这是当地养鸭子的习惯,每当土地翻耕或者田地蓄水时,就放鸭子出来,让它吃虫子与杂草,不仅代替了除草剂与农药的功能,也让鸭子吃得膘肥体壮。

这里因为大山区,所谓一山有四季。当山下已经是夏天时,半山腰上还在春耕,所以,赶着鸭子到那开始春耕的地方去,总是有地方有吃的。吃得好,长得好,平时锻炼又很好,所以鸭子肥而不柴,筋而不犟。

冬子也发现这里的鸭子,如果练习健美的运动员,虽然不瘦,但尽是肌肉。

第二首,是以放鸭子的人名义唱的。“放羊呃,有根鞭哟;放牛呃,有根绳;放鸭子的没得家哟,晚上睡竹棚,白天拿竹竿。”

这边放鸭子的人,由于有点像草原上的游牧生活,用竹篱笆一围,就是鸭圈了。自己睡觉,就在一边搭一个简易竹棚子,轻便好带,没有固定的家。放鸭子,当然是长竹竿了。

还有一首关于放鸭子的方式:“禾苗刚长鸭莫放呢,吃了没吃说难扯谎。下水只能下田塘呢,莫叫鸭子进长江。”

鸭子这东西吃草,但难免偶尔会吃到新鲜的禾苗,这事在农村就是大事,人家找鸭倌扯皮,那就不好说了。关于长江,虽然鸭子会水,但长江在此,如此凶猛,鸭子浮得了水面,但游不到岸上。

所以,要吃水面动物之类的,最好在水面平静的湖塘田湾了。

这些歌谣,本身是关于生产的,与前面的歌谣关于感情生活,虽然打动人心的少了些,但是实用性更多一些。凡是实用的,都有价值。有价值的歌,就是好的歌。

来来往往四五趟,冬子与燕子结束了他们在攀枝花的第一路行程。关于夏天的材料收购也进行完毕了,大约进行了二十多天。这二十多天时,是两人爱情进化的时间。从最开始的相互依赖,到今天的相互欣赏,以及对未来的相互期许,感情从身体到心灵,都得到了升华。

这里是公司的一个最重要的材料基地之一,冬天还要来一趟,时间也差不多要小一个月。

回到重庆时,燕子的身体明显改善,虽然重庆是雾都,也就是说,空气中粉尘或者颗粒物比较多,那是形成雾的基础条件,但燕子却没有发生过喘气的现象了,连咳嗽都很少。从症状上来说,燕子的病,几乎可以称之为好了。

但是,据沈先生说,要治断根,这只是走完了三分之一。因为,断根这事,必须彻底地调整她本身的体质。有人认为中医来得慢,只适合于慢性病,这其实是一种误解。只是因为它的体系不同,认知不同而已。

久病成良医,除了在沈先生那里听来的,还有齐老爷子平时说的,冬子也知道一些理论了。

对于急的病,中医也有立竿见影的法子,要不然,两千年前就有动手术的纪录,那就是为了治急病。关于华佗,关于关羽,这故事,冬子当然知道。

但对于中医治疗病的时间长短,有一个理论是这样解释的。中医有一个思想,叫治未病。也就是,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觉察病的来源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