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618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实在是两国和平太久,偶尔的摩擦也只是小打小闹,让人产生惰性。

就连大殷皇室,之前因为虞廷想要扩张军队,都犹豫了许久。

岑嘉树道:“到时候吕将军提前埋伏,想办法将他激出城外,便可将其斩杀。主将一死,城中群龙无首,取邕城便如探囊取物。”

吕岩大笑道:“好好好!岑公子的主意甚妙!若拿下邕城,我当上书圣上,为岑公子请立首功。”

岑嘉树拱手道:“多谢吕将军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随着张将军率领三千兵马进入邕城,城中一片肃杀之感。

百姓们终于意识到,这些年的和平,终于结束了,一个个不由自主惊恐起来,等着上面的命令。

不知是否忧思过甚,张黎原本只白了一半的头发,如今看去,黑发几不可见。

他来到县衙,邕城的县令一脸哀色过来拜见,一看到张黎,便哽咽道:“张将军,您的头发怎么白成这样了?”

明明三年前,邕城县令回京述职时,还见过张黎,那个时候的张黎虽有老态,但精神气还算好。

现在的张黎,明明刚过五十岁,却像耄耋老人。

张黎听到这话,当即警醒,战事还没开始,他怎能未战先衰?

要是让底下的兵卒和百姓看到,岂不是更添衰颓?

衰军必败!

张黎当即站起身来,对县令道:“快去取莲子草膏和热米汤,我要染发!”

莲子草膏由莲子草、松叶、青桐白皮、枣根白皮、防风、白芷、辛夷仁、等多种中药制成,能“乌髭发”,时人都用这个来染发。

县衙的人当即出去给张黎寻莲子草膏。

县令道:“大将军一定要保重身子,邕城可就靠您了。”

张黎道:“你速速派人走街串巷,让百姓撤离,越快越好。”

顿了一下,张黎补充道:“城中若有青壮年劳力,想要为国尽忠,皆给他们立为军户。”

听这意思,邕城危矣,县令脸色一白,再次命人出去,按照张黎说的做。

做完这些,张黎让县令带着他登上城墙。

去年,神威大将军从盛京归来,带来了扩充军备,招兵买马的好消息。

神威大将军给邕城拨了一大笔款,让他加固城墙,增高墙体。

邕城的城墙已经许多年没修过了,但两国和平已久,县令刚拿到这笔钱的时候,是有些懵的,觉得两国虽有摩擦,但不至于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。

好在县令是个忠实之人,没有阳奉阴违,神威大将军特意拨款,他当即就招人动工。

这城墙今年三伏天时才彻底修好,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。

张黎站在城墙上点头:“不错,神威大将军有先见之明,邕城的情况,起码”

起码比他想象中好一点点。

虞小姐秘密给咱们送来了好多军饷

西风飒飒,张黎站在城墙上,将城里城外风景一览无余。

他贪婪地看这里的风景,似乎要将这相对平和的一幕深深印在心中。

邕城县令站在他后面,等了许久,才满怀感慨道:“邕城是边地少有的好地方,静河贯穿全城,城中还有两个湖泊,百姓用水方便,有时遇见旱灾,边关旁处的河流都干涸了,但我邕城还有浅水,供城中百姓饮用。”

县令说这话的时候,脸上是很自豪的,最初朝廷将他派到邕城,他只道这里是个穷乡僻壤,十分抗拒,带着哀怨上任。

谁知他到了这里,正值春日,竟然看到一派盎然生机,直让县令感慨,原来边关苦寒之地,竟然也有这样的好地方。

邕城县令说着说着,眼泪就抑制不住流下来了。

他站在张黎后面,提起袖子悄悄擦拭着眼泪:“张将军,这样好的地方,可不能让凉兵给糟蹋了。”

张黎看着城外的将士,正在紧张地挖护城壕,做陷马坑,填蒺蔾、鹿角木,运火油和巨石,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准备。

张黎点了点头:“本将必会拼死守护,另外,将静河上流下闸门,以免凉兵从水路潜入城中。”

交代完这个,张黎又带着手底下的士兵,在城门上进行抗敌演练。

隔多少步安排几个人,城楼和哨台又安排几个人,谁持擂具,谁拿狼牙拍,甚至于火油、巨石、拐突枪、抓枪、叉竿的位置放在哪里,张黎都安排得妥妥帖帖。

可以说事无巨细,都安排得十分周全。

邕城县令松了一口气,原本看着张黎两鬓斑白,他还担心张黎带兵必会不敌凉兵。

没想到老将就是有老将的本事,他或许在战场上跟人拼刀枪有些弱势,但他排兵布局,并不输于勇猛之将。

安排完这一切,天色已经昏黑,张黎才带着近卫和县令回去。

可是回城的时候,城里都乱了起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