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1节(2 / 2)
的、果冻质的伪人出现在白水村各处——它们的出现,或许亦代表了‘三清之肠’已然影响此地。
绯红中。
伦珠苦苦支撑。
一道高大的身影在此时倏忽出现在了她的身后。
——
“padre nostro italiano padre nostro……”
一段段洋文传入苏午的耳畔。
苏午缓缓睁开双眼。
一根根椽子在屋顶上排列开来,不时荡下几缕灰尘,角落里,八边形的蛛网上,肥硕的蜘蛛喷出一根蛛丝来,吊着自己,在半空中荡着秋千。
绿头苍蝇震颤双翅,嗡嗡嗡地飞抵那张蛛网。
它被蛛网黏住,奋力地挣扎着,抖落了蛛网上许多被吃空了的蚊虫皮壳。
耳畔的诵经声还在持续,苏午收回看着那只绿头苍蝇的目光,他转过头去,看到一头棕色卷发、一身黑袍子、鹰钩鼻的‘洋道士’站在他的床畔,捧着一本书,低声念叨着。
洋人?
‘大秦教’的洋人?
苏午脑海里念头闪转着,目光继续移动。
那个洋道士见他目光在自己身上微微停留,面上露出了一抹友好的笑容。
“孙儿啊,我的大孙儿啊!
猪子啊,你总算醒过来了,你总算醒过来了啊!”
老妇人情真意切的哭喊声从‘洋道士’侧畔响起,苏午目光移动着,正见到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拄着拐杖站在床侧,紧紧地看着他,眼泪流过干涸的皱纹沟壑。
他张了张口。
老妇人头上蒙着块藏蓝色的头巾,银白的发丝从那块头巾的边缘角落里钻出几根来,更映衬出了这老妪的苍老。
她手里拄着的拐杖该是用一根小树的树根削成,被她常年把持着,那树根上的坑洼已被她的手掌抚出圆润的光泽。
她穿着一件整洁的衣衫,只是这衣衫已然脱色,上面补满了补丁。
在她身后,还站着一些人。
烫了戒疤的和尚;
戴着道冠的黑衣道士;
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,以及一对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女,尽将目光投向了床上的‘苏午’。
除了僧道以及那‘洋道士’以外,余者皆剃着锃亮的脑门,脑后留着一条或长或短的一条条鼠尾辫。
、“姥姥”
“猪子,可还记得你昏迷前发生了什么?”
“孩子刚醒,你问他这些作甚?”
“这洋道士看来还是有些本事哩……白龙观里的道士、观音岩上的和尚,白饭倒没少吃老嫂子家的,让做事的时候就不中用了。
还是这洋道士,念了几句经,啧——就把猪子叫醒了!”
“施主,你这么说话就不对了吧?
就算你家信大秦教,你也不能这么贬低俺们观音岩啊——那洋道士念经以前,俺们几个师兄弟还围着那位小施主敲了好久的木鱼哩……说不定正是俺们念的大悲咒起了效,那小施主才能醒过来!
是那洋道士碰巧遇上了——对了,人家白龙观的道兄也是在周围挂了好些符咒,觉察出来这地方不对,可能闹诡,这功劳怎么也得有我们观音岩、白龙观的道兄一份!”
“……”
眼见得床上人渐渐醒转,周围人的神色都放松了许多,一时议论纷纷。
围在床畔的几个老者还只是低声言语着,不时看床上的苏午几眼。
但在几个老人身后,那几个和尚、道士却因为跟在黑袍子‘洋道士’身后的驼背中年人的三言两语,当场争执了起来,吵得不可开交。
正当场面乱作一团的时候,一直站在那拄拐老妇人身后的中年男人走上前来。
他看了躺在床上的苏午一眼,转而向老妇人拱手躬身,神色有些不自在地道:“岳母……既然猪子已经苏醒,那我们便先告辞了。
家里头须有人照看着,本是离不开人的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