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节(2 / 3)
代最优秀的花滑运动员,并且没有之一。
迟念跟谈琰接触了才发现,这孩子跟姜离不一样,他觉得他能理解姜离,其实是能理解冰场上的姜离,在冰场之外他和姜离截然相反。
姜离敏感多思,缺爱渴求他人关注,花滑是她的救命稻草,她只能通过花滑得到她想要的东西,她对花滑的感情是复杂的,喜欢是喜欢,但是她清楚自己不只是喜欢花滑本身,她也喜欢花滑能带给她的东西。
而谈琰呢,让他滑到如今的是他的单纯和好胜心,从小就被反复教育,要做最好的花滑运动员。
这种话说的多了,大部分孩子可能会起叛逆心,可谈琰在花滑方面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,花滑反馈给他的成就感让这种要求反而不会成他的心理负担,因为他是很有自信的,觉得自己能做到。
谈琰对花滑的心思很单纯,他喜欢这个项目,恰好又很擅长,从五岁到十七岁,生活里除了花滑就是花滑,非但不感到枯燥,反而觉得有趣,别的东西,他根本不关注。
这种单纯其实也是天赋的一部分,心无旁骛,持之以恒,十几年就专注做一件事,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?
迟念一个人的观点其实是不足以让教练组改变主意的,她表演天赋再好,艺术感染力再强,她也是个花滑上的业余人士,看在她考到国六的份上,姑且算她是个有些分量的业余人士,但这根本不够用,她接触花滑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几个月,如果她说什么,大家就听什么,那才是药丸。
可是在圣彼得堡抓住的编舞师伊戈尔站出来了,他同意迟念的想法,像这种专业人士的意见就非常有分量了。
能请到伊戈尔给谈琰编舞,真是意外之喜。
要知道著名编舞师们都是很忙的,尤其是合isu胃口的编舞师,真是坐在家里等钱送上门。
很多选手的编舞可能都出自一人之手,要价不菲的同时,质量也有保障,一分钱一分货,不会坑了选手。
可是这种情况下,也要分用心不用心,选的曲子跟选手适合不适合。
而伊戈尔这个档次的编舞师只给谈琰一个人提供服务,真是运气好到爆棚了,时间充裕,充分沟通,还是量身定做,教练想起姜离一回就要在心里谢她一回。
最终定下来的短节目曲目是《骷髅之舞》,就是玩炫技,男单的技术难度比女单要高,而且这几年是花滑项目技术飞快进步时期,太适合炫技了。
姜离当年是三三连跳,阿克塞尔三周跳,加一个四周跳。而谈琰的跳跃难度则是四个四周跳搭配三周跳和两周跳,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步法和旋转,在技术分上拉满。
迟念给谈琰演示过姜离版本的《骷髅之舞》,但是同时给他的建议是,别模仿姜离,因为姜离心思很复杂,这首曲子,他其实只要疯起来就够了,有多喜欢花滑就表现多少,骷髅在跳舞,骷髅在冰上跳舞。
至于《鹤唳华亭》,这个迟念就没办法建议太多了,这要看谈琰自己跟花滑的对话是什么。
不过伊戈尔年纪大了,比当年会变通,他让谈琰想象自己是只能飞行回过去时光的鹤,要在滑的时候唤起回忆,在不同时期,不同年龄阶段,滑行在冰场上的样子,过去对花滑的感觉,不但可以想自己的,也可以想想别人的。
刚开始滑的时候,肯定不顺畅,但是回忆就是个脑补的过程,每一次滑都是比之前那次更丰富的添加和补充,或者是更新。
谈琰在奥运之前,有一年时间去做这件事,用时间去丰盈他在冰场上的感觉。
而这一年来,谈琰确实过的不容易。
《骷髅之舞》他能滑得很好,因为调动情绪嗨起来,什么都不想,只想要自己滑得开心,这种心情下,很容易取得良好发挥,滑得酣畅淋漓,赢得满堂喝彩。
因此,谈琰的短节目发挥一向很棒,大家都不担心,基本不会出大失误,还屡屡飙分,被称为短节目小王子。
可到了自由滑,就要吃苦头了,跟花滑的对话,究竟怎么样才能算对话?
谈琰刚开始滑《鹤唳华亭》的时候,只觉得脑袋空空,他这时候才觉得,他人生前17年,实在是乏善可陈,过的太顺了,对他滑《鹤唳华亭》,反而是种苦恼和阻碍。
那些日复一日的训练有什么可回忆的?
即使是站上领奖台的时候,当时很激动,可如今再想起来时,也变成了削弱版。
迫不得已,谈琰只能想别人的,排在第一位的,当然是姜离,可这时候才能发现,尽管他知道姜离的人生经历,看过无数次她的花滑视频,可这些都用不上。
谈琰傻眼了,想来想去,只好再次向迟念求助,问迟念有没有表演感悟,最好能细致一些。
迟念当时刚拍完电影,还没考虑过发行的事,出于支持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尚目的,给谈琰寄了份她自己的表演札记上有关电影部分的复印版。
等谈琰拿到厚达三十页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字的复印版,先是惊叹迟念太能写了,而等他打开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