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7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感觉:

“‘承空视之,如雕镂之象’,这就是‘缂’的含义吗?”

实际上,他心里再明白不过了,自己看到的这种“雕镂之象”,不过是一种假象。

而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,是因为缂丝独有的特点——通经断纬。

普通织造工艺在表现花纹时,一般都只能织成二方连续或者是四方连续的规整纹样,但缂丝就不一样了。

它能够自由变换色彩,而且极为擅长表现精微细致的色彩过渡和转折,有层次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装饰效果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缂丝工艺特别适合摹制书画作品,而且还常常在表现形式和意境表达上超过原作的原因之所在。

向南观摩了好一阵这幅缂丝《梅鹊图》,感觉还有些意犹未尽,将《梅鹊图》收好放回到箩筐里,然后又从里面取了一幅缂丝《黄牡丹》,继续观摩起来。

这幅《黄牡丹》同样出自柳河川之手,仿自宋代缂丝名匠朱克柔的同名作品。

它以磁青色为地,运用明黄色等色线来缂织一朵盛开的牡丹花,周边衬以绿叶,整幅作品色调优美和谐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。

实际上,在众多的缂丝题材作品中,牡丹题材的缂丝艺术作品是最能体现匠人的制作水平的。

因为牡丹花不仅层次感十分丰富,需要用到繁复的戗色技法,而且牡丹花的色彩也极为丰富,对于缂丝匠人的色彩搭配,以及技法运用都是一种考验。

向南站在窗前,不停地观摩着箩筐里的那些缂丝作品,一边看一边思考,这一待就是一下午。

“这也太认真了吧?”

龚小淳这会儿已经停止了织机操作,他跟随柳河川学习缂丝织造工艺也才一年多时间,才堪堪学会操作织机,实际上并不能织出什么作品来,柳河川让他多练习,也只不过是让他多熟悉一下织机操作罢了。

他坐在织机前,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,一边小口小口地喝着,一边不停打量着向南,

“老师什么都没教你,你光看能看出什么玩意儿来?”

肯定是装的

“肯定是装的!”

龚小淳心里暗暗想道,任你向南奸猾似鬼,我龚小淳依然一眼看穿!

他不禁为自己观察细致而感到有些得意。

箩筐里的那些缂丝作品,他也观摩过不止一次了,织造得精致细密是没错,但看多了其实也就那样,他可不相信向南光靠观摩,就能观摩出个子丑寅卯来。

不过这向南也真是了得,这一下午就站在窗前的位置上观摩缂丝作品,居然都没怎么移动过脚步,还真是注重细节啊。

“装得不错,这向南看来也是个妙人啊!”

龚小淳暗暗点了个头,尽管知道向南是在装,不过他还是在心里面暗暗为对方点了个赞。

什么都不懂的时候,装,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
否则,被老师发现你一脸茫然不知道做什么事情,那你就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吧。

就算你是向南你也没有优待,在这里,老师才是大佬,其他人都是小弟。

龚小淳坐在织机前,一边在暗中“点评”着向南的行为,一边暗自赞许,丝毫没有察觉到柳河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他身后了。

“你很闲嘛,都学会跷二郎腿了。”

龚小淳被这忽如其来的说话声吓了一跳,他连头都没有转过头,赶紧将翘起的右脚放下了下来,手忙脚乱地又开启了织机。

“你要跟向南多学学,虽然他有点三心二意,什么都想学,但他的努力是你们谁也比不上的。”

柳河川轻“哼”了一声,背着手走到龚小淳的前面,用犀利的眼神看了他一眼,说道,“你天赋也不差,要是能有向南一半的努力,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!”

龚小淳低着脑袋一声不吭,脸上的表情却很是怪异,他心里仿佛有个小人在冲着柳河川大吼:“老师,向南是装的,您可千万别被他的外表给骗了!”

这小子,坏的很!

柳河川当然不知道龚小淳心里在想什么,现在的他感觉很满意。

向南来得好啊。

他一来,就能充当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用来“教育”龚小淳这些不听话的学生了。

只要龚小淳这些人还有点上进心,多少也会奋起直追的,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
当然了,如果龚小淳这些人没了上进心,他也不会因为他们天赋不错就舍不得下手,肯定会将他们逐出门墙的。

天才他见得多了,天才不努力,到最后还不如普通人呢,有什么可惜的?

而且,如今的缂丝织造匠人,和鼎盛时期比起来,都已经凋零到大猫小猫三两只了,再也经不起折腾了,要是龚小淳这些人不争气,没准到了下一代,下下一代就真的要变成失传的技艺,只能在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里看到了。

他怎么可能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?

这些想法在脑海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