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出来后,这辈子都能吹嘘,自己住过土房!

这可是亭长才能住的房子!

看所有人都不再反对,钟大母满意了。

她一锤定音:

“那就决定了,明天韩小你就跟着我去外邑!”

像这样的商议,出现在了好多有孕妇的家里。

全家人合计了一番,发现自己只赚不亏。

那还说什么?赶紧让自己家孕妇去住啊!

甚至有一些西河村的人,也开始把自己家孕妇从他们村的草棚中叫出来,准备送往韩盈那边。

有孕妇的家里极为高兴,没孕妇的家里就有些不开心了。

不能占便宜什么的,总觉得自己亏大发了。

西河村的楮大母就是其中之一。

在听闻孕妇只需要每天纺两个半时辰的布,就可以住进土房之后,她就一直念叨着家里没有怀孕的儿媳们。

傍晚,大儿媳正在数全家吃的豆子,刚一抬头,就看到自家婆婆盯着自己的肚子。

她深一口气,抓起陶盆,转头就走。

三儿媳正在将织布的工具收拢起来,防止影响到晚上休息,正忙活着呢,就听到自家婆婆在自己身后幽幽的说道。

“土房啊,我这辈子都没住过……”

她后背发麻,赶紧归拢好工具,跑出屋内。

自家婆婆今天跟疯了似的,她们两个倒是想有孕好去住土屋——可也得男人在啊!

人不在家怀个屁!

两个同病相怜的妯娌相互对视了一眼,眼神里无奈的情绪都快溢出来了。

楮大母还在不开心。

不过九岁大的小女儿魏裳,一点儿母亲的没受影响,她站在门前,拿木棍敲着石头唤鸡。

随着有节奏的木棍敲击声,四只母鸡扇着翅膀,挺胸抬头的往家走。

这也是一件有说头的事情。

魏裳很会养鸡。

古代,个人或者家庭养鸡,数量基本上都只有一两只,顶多三四只,很难大规模养殖。

养多了,鸡冬日没有粮食,必须喂人吃的粮食。可这时候人都不够吃的,哪能喂鸡?

而且鸡非常容易生病,莫名其妙的,鸡就死了。

但魏裳不一样。

她今年一共养了二十七只鸡,都养活了不说,还各个身材肥壮,特能下蛋。

今年一整年下来,她几乎赚了上千钱!

更神奇的,是魏裳根本没人教导她怎么养鸡,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。

哪家女儿能有她这般有本事?

所以哪怕只有九岁,距离结亲还有三四年的时间,来她家说媒的人也很多了。

魏裳对结婚没什么兴趣。

她还在琢磨养鸡,去年她养了二十四只,今年废了好大的劲儿,也不过扩展到二十七只。

魏裳隐隐约约的觉着。这应该是自己养鸡数量的极限了。

若是以往,魏裳可能真的会对这个数字沾沾自喜,自觉自己非常厉害。

但最近半年多,她一直听到月女的传闻。

那个女孩比自己小,还比自己厉害!

曾经对自己的夸赞散去,大家都开始反复讨论月女。也是,一个不过养了二十多只鸡的农女,怎么比得上遇神的月女呢。

更何况她那么大方,给所有的村人都盖了一间土房!

听到这些的魏裳,在心里酝酿着莫名的情绪,她专门跑去河东村外邑看过,双方的差距太大,大到她很难生出嫉妒的情绪。

但她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。

听着母亲的唠叨,魏裳猛然生出来一个念头。

如果我也有她那么厉害就好了。

魏裳没有把这个念头说给别人听,但这个念头一出现,便如野草般开始疯长,逐渐占据她的内心。

深夜,白日的草木巨石化作诡异的怪影。

风一吹,发出凄厉的哭嚎。

昏暗的月光下,一个身影佝偻的男人抱着布袋,踉跄前行。

他走上一段路,就要坐下来休息会儿。

身体看起来极为虚弱。

可这么虚弱,他还坚持抱着沉重的布袋。

也不知道为何,男人不肯省力的背着,非要抱在怀里,累到手臂发麻,也不肯松开。

夜鸟落在枝杈上,发出了几声尖锐的叫声。

男人终于走到了他要到的地点。

他坐下来,放下布袋,喘了好几口气,疏缓过来之后,卷起来舌头,开始学鸟叫。

鸟叫的声模仿的惟妙惟肖,颇有节奏。

这叫声传播的很远,好几家都听到了。

冬日的夜里那么冷,没有人在意夜晚的几声鸟叫。

男人等了好一会儿。

周围还是空荡荡的。

他以为自己等不到人来了。

缓缓起身,男人正打算离开,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